找到相关内容10857篇,用时10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观音传说 (上)

    观音等。   观音道场:   观音菩萨,悲心救苦,不众生,何止在极乐世界,现菩萨身,助佛教化,亦于十方佛前,以菩萨身,大作佛事。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示现成佛时,观世音菩萨,亦同时垂迹娑婆,现菩萨身,助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63988661.html
  • 圣者龙树菩萨略传

    精进龙’之圣主大国王,并面谒龙灯如来。尔时,于龙灯如来座前以无量供品广作供养,且抛洒一撮无价之宝并厉立宏愿:于未来世释迦如来教法没落之时,吾将出家,三次发大法音,为正法而己之身寿。”经中的文字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501588763.html
  • 从身体的奥秘探讨生命哲学——以禅、丹道与密为主

    而所谓“一切具足更无欠少,使用自在,何假向外求觅。”所指为何?此近在我们身上的“自家宝藏”,此“六根门头”还有何物?自然是“何假向外求觅”,也是“一切具足更无欠少”,要能善用,始能“使用自在”。 ...

    熊琬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22888955.html
  • 研律指南──印顺法师对《律藏》集成的探究

    舍堕”,是指超过水准的资生物品,物应、罪应悔。此乃因比丘本过着少欲知足的独立生活,佛法开展中信众越多供养越厚,比丘不免有求精求多现象,而不能不加限制。   7“不定法”是二条与欲事有关的。制立因缘是...

    清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43889830.html
  • 论师的业力观

    亡,果报还自受”——业力随身的问题,努力寻找出路的痕迹,同时,也表显了佛教不一切众生的宽容与期盼!由此,深深感受到佛教给予众生的宽广空间,感受到佛法的业感缘起论,带来了无限的光明与希望!这也是笔者特...无者,他的一刹那有前后二时,如说“入胎为初,命终为后,色根大种皆有转变,心心所法亦有转变”(大正49.17上)。这种说法,与分别论者说“有情从死有至生有时,要得生有方死有”相同,故不须假藉中有去转世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389878.html
  • 中印佛教交流历史

    。梁武帝亦于天监元年(502)遣郝骞、谢文华等八十人 至中天竺卫国请得释迦旃檀像归来供养(《佛祖统记》卷三十七)。 时中天竺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在梁京,被任为“总知外国使命”...

    高观如

    五明研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9510189945.html
  • 发大誓愿第六 (7)

    的染污,伤害我们的法身慧命,这个问题严重!   一般世间人迷惑颠倒,把生命看得很重,法身慧命看得轻,这是迷惑。生命不重要,慧命重要。菩萨求法能为半偈而全身,这就是重慧命,不重生命。这里‘得清净’一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690121.html
  • 发大誓愿第六 (5)

    。看破是智慧,所以智慧要天天增长,这样施舍之后心里会有法喜,会很欢喜,不会舍得很难过,很后悔。这就是永离热恼的秘诀。   你们想把烦恼都舍掉,不认真的学,你的烦恼不掉。要知道,烦恼是非常可怕的,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690123.html
  • 发大誓愿第六 (4)

    寿经》念十二遍,念二十四遍也没有用处,也不能往生,决定要远离。利害得失这个帐,要算得很清楚。我把财、色、名、利舍一,忍一忍,咬紧牙根也不过是几十年,成了佛之后得大自在,得永恒的快乐,是值得的。眼前这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790124.html
  • 必成正觉第七

    世间法要放下,佛法也要放下,如《金刚经》所说‘法尚应,何况非法’。法就是佛所说的一切法。一切法都要放下,因为你如果不放下,就是执著,纵然我执已断,法执犹存,不但不能见性,更形成为所知障,所以法也要舍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890128.html